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研发生产

南阳市宛城区:从“一站办妥”到“一路陪伴”做企业的“合伙人” 2025河南营商环境新观察

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研发生产

  近日,记者来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探访,客户服务专区的多个窗口稍显“冷清”。工作人员笑言:“现在很多业务网上就可以办理,有些业务我们还上门服务。”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京东(南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里,一块智能大屏上可以远程看到仓库工作人员正在繁忙而有序地打包本地特色农产品鸡蛋;宛城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地源光电新材料产业园区内,10余家企业已签约入驻,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生动诠释着经济发展的“宛城速度”。

  这般场景对比,正是南阳市宛城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着力打造“有事不撒手、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放手”的政商新生态,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促招商、以产业强根基”的特色路径。

  9月4日—5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先后走进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仲景街道数字化的经济企业及宛城区招商局,实地探访这座城区如何以“硬举措”托举“软环境”,用“实打实”的服务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9月4日,记者走进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被大厅内井然有序的氛围和清晰明了的指示标识所吸引。

  针对企业办事“部门多、环节多、材料多”的痛点,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一站式”集成服务,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市场监管、税务、公积金、医保、社保、银行开户、刻章、免费邮寄等环节和服务集中在一个区域,彻底改变了以往申请人“多头跑、来回找”的局面。

  同时,该专区配套设立了“小宛快办”帮办专区,由各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帮办小组,为公司可以提供从先期咨询、申请指引到全程电子化操作的“一对一”贴心服务,确保政策“一口说清”、材料“一次提交成功”,极大提高了企业开办的通过率和效率,是“好办、快办”理念在日常高频事项中的生动实践。

  大厅一侧的税务自助服务区内,工作人员正指导企业经办人通过自助办税设备办理发票申领业务,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发票申领全流程。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这一些终端智能设备,可以轻松办理社保业务、打印证明、领用发票、申报缴纳、信息查询等多项业务,无需排队等候,随到随办,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过去,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向多个部门分别申请验收,环节多、材料重复提交、耗时长,现在通过‘验登合一’,将所有审批环节简化,缩短了时间、缩短了程序,从原来所需的62项验收材料缩减到现在的14项,节约时机超90%,包括不动产登记也可以一起完成。”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宛城区住建局牵头,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验登合一”举措已初见成效。针对南阳奥新产业园项目的紧急需求,专班主动靠前服务,通过跨部门联审联批,在2天内完成受理踏勘,1天内发齐所有证书,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9月5日,在仲景街道京东(南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里,宛城区仲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党云鹏和记者说:“截至2025年8月,该产业园累计招引企业123家,市外引入87家,实体入驻园区36家,实地办公人员280余人,累计产值达21.8亿元。”

  数字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赋能故事。河南淘美商贸有限公司2023年入驻京东(南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时,“当时我们面临人才和资金两大难题。”HR 陈仓回忆道:“多亏了园区和仲景街道办事处举办了大型的招聘会,帮我们找到了专业人才,还联系了银行提供投融资咨询等服务,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如今,河南淘美商贸有限公司已成为年营业额3.5亿元的行业翘楚,旗下“我老家”品牌在96家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日均发货量达8万-10万单,不仅带动了全国数千家养殖企业协同发展,更为数千个乡村解决就业难题。

  京东(南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的赋能远不止于此。通过拉通京东大商超、京东健康、京喜等部门,围绕南阳艾草、食品生鲜等特色产业,开展助力商家上行活动,覆盖商家700余家。同时,为南阳开通了26个京东特产馆,其中南阳特产馆、南阳农特产馆、西峡特产馆在全国名列前茅。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宛城区实现了完美融合,“精准”与“协同”是核心关键词,共同构筑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强引擎”。

  记者从宛城区招商局获悉,在招商局的产业链招商规划上,坚持产业链招商,精准聚焦光电新材料、输变电装备、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先抓龙头再抓配套,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缺什么我们就招什么,补全产业链条。”宛城区招商局局长吴璘和记者说。这种精准招商模式很明显的成效,目前,在光电新材料产业,宛城区利用地源光电产业园、鑫宇企业公园、奥新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优势,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已相继落地。其中,地源光电新材料产业园,占地100亩,已吸引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利用南阳市石英砂资源优势,与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合作,拟投资10亿元在宛城区建设河南省关键战略新兴材料中试基地项目,预计可引领带动产值100亿元。

  科技招商与招大招强同样亮点纷呈。宛城区成功引进中核集团硼中子技术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4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4000万元,为南阳抢占前沿科技赛道奠定基础。

  招大招强方面,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树集团总投资8亿元的南阳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已经落地运营;总投资73亿元的普洛斯物流园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签约。这些物流巨头的入驻,为南阳市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形成有力支撑。

  2025年上半年以来,宛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相继引进了柯丽尔高端医疗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三期)项目、年产300台线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康美堂中医药产业项目、厨嘉香食品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同步建立重点项目全周期跟踪机制,协调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优异的营商环境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在宛城区仲景街道,一系列亮眼数据提供了有力佐证: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解决企业难题87个,协调贷款2.3亿元,减免税费1200万元,助力小微企业存活率提升至92%。2025年1—4月,仲景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924万元,同比增长2.4%,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激增17%,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9万户。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套精细化、全周期的要素保障体系。宛城区围绕拿地、跟踪、帮件等关键环节,推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模式,提前明确地块的规划指标、能耗标准、环境要求等,让企业拿地前即可知晓各项条件,缩短后续审批时间。

  更重要的是“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对签约落地的重点项目,成立由政府部门、园区人员组成的服务专班,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定期走访企业,收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这种“合伙人”式的服务理念,已经渗透到宛城区营商环境的所有的环节。在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是高效规范的“流程设计师”;在产业园,平台企业是赋能成长的“资源连接着”;在招商一线,政府部门是产业规划的“战略合伙人”。

  “招商引资说到底,拼的是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似阳光雨露滋养着企业。”宛城区招商局局长吴璘表示,下一步,宛城区将对标先进一流水平,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力开创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2016-2021年中國冷壁真空爐市場远景及投資機會研讨報告

下一篇:技能文档技能剖析液晶电视频道_数字家庭_天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