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爱游戏平台网页版

2022-11-06

发布时间:2024-09-22 来源:爱游戏平台网页版

  广东粤电新会发电有限公司项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备改进优化与应用》获得大赛一等奖。

  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改良工艺路线项;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对产品包装设备做升级改造,每年为企业节约超过250万元;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全面实现制造智能化,生产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大幅度减少了对普通工人的依赖……

  这是新会区第一届高技能人才创新大赛各参赛企业发挥技能人才作用所展示的转型成效。这一家家企业的创新成果,正在汇聚成为新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澎湃力量。据统计,新会区技能人才队伍总量突破8万人,高技能人才达2.6万人。

  近年来,新会区扎实推进“广东技工”工程,以赛事竞技、招才引智、建设教育体制等多方面为抓手,为新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培养出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当前,新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市委、市政府赋予“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杆”的定位,肩负重任。新会落实市委、区委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区委“一园三中心”为发展趋势,全力推进“人才倍增”工程。能预见,优秀的技能人才将成为推动新会区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新会区相继举办了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南粤家政”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营造了技能人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

  “6月份,我们又有了新的动作——精心组织、高质量筹办新会区第一届高技能人才创新大赛。该赛与其他技能大赛的定位不同,目的是为了充分的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驱动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聚焦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新会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

  “这次拿到第一名,一定会对我们公司以后的人才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比赛现场,广东粤电新会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勇说。

  大赛评委王子义表示:“大赛可以激发创新激情,必将为新会吸引一波又一波高技能人才。”

  大赛一方面要求每个项目团队中至少有一名高级技师(或技师)作为项目带头人;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以老带新培育本土人才,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发展形态。据统计,本次进入决赛的参赛小组成员平均岁数不到40岁,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岁数不到30岁。

  “本次大赛所有参赛项目都围绕突破自动化升级改造及生产的基本工艺改进优化,智能设备、装备系统改造升级,环保节能降耗,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创新进行选拔,重在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新会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说。

  据悉,本次大赛着重深度挖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自主创造成果,展现技能人才开创新思维、激发新动力、探求新方法、凝结新成果的成绩。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初赛共吸引了21家企业30个项目参加。经过复赛,共有14家企业15个项目入围。

  “我们的项目主要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在安装方面减少人力物力;二是节能减排,降低生产能耗,充分的发挥设备的潜能。专家评委老师的点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项目负责人王艺表示。

  记者注意到,参赛项目中,有的属于首次创新项目,有的项目申请了专利或知识产权,项目为公司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明显,同时也为行业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比如,广东粤电新会发电公司成功攻关余热锅炉热效率低的技术难题,创新形成了排气烟道安装工艺优化和余热锅炉入口烟道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余热锅炉效率提升了1.53%,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果已推广应用到大唐等7家电厂15台发电机组,已节约燃料成本超过3亿元,减少设备维护成本超过2000万元。

  又如,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针对“香港竹篙湾大型隔离中心”项目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来优化,通过改良工艺路线,提高模块全预装,使原有的20项工艺缩减为13项,节省生产交付时间和工艺成本。

  “从2013年开始,一线工人不足一直是制约我们公司发展的痛点。外地人不愿意来,本地的年轻人偏好服务行业,我们的用工缺口一直在150人左右。”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梁小雅告诉记者。

  针对制造业普工短缺这一难题,新会区鼓励企业想方设法加大生产线技改投入等举措,降低生产线对普通工人的依赖度。

  “积极挖掘企业改造生产线节省人力的案例,鼓励、带领企业加大生产线技改投入,也是创办本次大赛的初衷之一。”新会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企业在用工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发展,技术团队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功不可没。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每年都有十余个项目通过升级优化设备、提高自动化效率来达到降本、提质,同时减少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一线工人的依赖。”梁小雅说。

  据介绍,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对产品包装设备做升级改造,不但减少了包装物料、运输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及客户投诉赔偿等成本。据测算,该项目每年为企业节约超过250万元。

  参赛企业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针对前道工序人工作业成本高、不能灵活调整生产等问题,组织团队研制自动压装等设备,全面实现制造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产品不良率由0.5%下降至0.1%,设备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5%,每班由10.9人缩减至3.3人,大幅度减少了对普通工人的依赖。

  参赛企业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为解决传统地铁项目作业人员投入多等问题,建设了地铁车辆逻辑控制管理系统测试实验平台。平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缩短了工期,效率和产量大大提升。

  近年来,新会区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为抓手,聚焦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广东技工”品牌,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支撑。截至目前,该区技能人才队伍总量突破8万人,高技能人才达2.6万人。刚刚闭幕的新会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指出,未来五年,新会将坚持工业立区,构建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这也对新会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与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本次大赛一方面邀请新会技师学院作为协办单位全程参与,另一方面采取深入企业实地评审方式,实地评判项目的可行性、创新亮点、实用价值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从而让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需求。

  同时,新会区还依托新会技师学院与企业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双制班等方式加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适应培育壮大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据了解,今年新会技师学院与区内7家企业组织校企双制办学,企业员工新增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超过5100人。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需求,聚焦‘首善之区’和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定位,围绕工业立区、制造强区,落实‘人才倍增’工程,加大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新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新会区委人才办负责这个的人说。

上一篇:喜报丨建造公司成功中标包钢炼铁厂3号环冷机及大烟道余热收回项目

下一篇:什么是余热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