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爱游戏平台网页版

氛围感拉满!航天特色文化助力“梦圆航天”

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爱游戏平台网页版

  四月的滨海之城,微风习习,春意盎然。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镌刻着“最有前景,梦圆航天”的梦圆石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是文昌发测站文化建设的一处教育阵地。一年来,该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的领导下,大力推动航天特色文化建设,有力发挥了文化的引领、激励和服务作用,为奋进一流航天发射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

  该站党委“一班子”感到,必须充分的发挥文化这一重要载体,把向天图强作为特色文化的气,把椰林海岛作为特色文化的韵,探索出“由表及里、深化固化”的培育路径。

  走进航天发射场,“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和“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等巨幅标语引入眼帘。“每天上班路过这些文化标语时,都会情不自禁走上前去细细品读一番,每一次注视、每一次品读都回味无穷,字里行间仿佛充满了无比的能量。”供电指挥员阳衡东由衷地说道。

  文化阵地不仅要建起来,更要活起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十多年前是一个名叫西地源村的海南本土村落......”树下,活动讲述人为大家讲述“问天树”的百年故事。这是该站举办“牢记嘱托战问天”特色活动的一幕动人情景。他们通过举办“嘱托石前铭嘱托”“梦圆石前畅梦圆”“问天树下话问天”等专题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再创奇迹的昂扬斗志,有效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

  “我宣誓!我决心牢记嘱托、扛起使命......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而不懈奋斗。”

  不久前,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工位前,该站举办“牢记嘱托、向天图强”主题活动,数百名身着航天蓝的科技工作人员齐聚于此,这是该站举办新年度任务的誓师动员大会。

  他们广泛开展“牢记期望嘱托、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主题实践活动,注重运用特色文化涵养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的精神特质。

  时针拨回去年8月,该站航天科技工作人员刚刚完成问天实验舱任务,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梦天实验舱任务准备中,只为顺利完成中国空间站最后一块“拼图”。

  “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信念:一定要让中国空间站早日建成!”夜晚的发射场,一间间办公室和机房被通明的灯火点亮。那段时间发射场的工作人员将“三个精心、一个确保”牢牢记在心里,连续奋战、坚守岗位。

  正是在这种誓用圆满成功复命交卷的浓厚氛围熏染下,10月31日15时37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梦天实验舱顺利升空。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回顾这一年,该站全体航天科技工作人员承压作战、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建造决胜收官为重点的航天发射任务。放眼这座发射场,“敢于坚守、敢于决战、敢于胜利”“向天图强再立新功、航天报国再创奇迹”,该站上下处处洋溢着踔厉奋发的拼搏干劲。

  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迎来高密度任务,航天科技工作人员常年奋战在发射一线,文化育人、励人作用特别的重要。为此,该站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坚持以六大领航行动和六大岗位行动作为有力抓手,找准成长成才的增长点,积极借助特色文化培育人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着力激发文化效能最大化。他们组织举办前沿大讲堂、指挥员培训班,积极邀请领导专家、技术骨干上讲台,利用驻地优势资源开展参观见学及现地教育活动,既加强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又为学习成才搭建了平台。

  连续担任天和、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01指挥员廖国瑞,在2010年硕士毕业到文昌发射场,历任岗位操作手、岗位主操作手、点火“金手指”、01指挥员,十年磨一剑,成为空间站主体舱段建造的“专用01”。

  “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进步,离不开这个时代赋予的舞台,更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廖国瑞坦言。

  文化只有贴近群众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该站注重从群众身上找素材,听意见、集群智、写实事,不断的提高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他们通过举办“梦圆航天”书画摄影展,集中展示群众日常创作的书法、摄影、绘画等作品;组织发射场骑行、马拉松、篮球对抗等“前沿”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打造文艺小分队,组建舞龙队、舞狮队、威风锣鼓队、前沿歌唱团,不断活跃文化氛围;广泛开展主题征文、诵读歌咏等活动,让大家把内心最深处最想说的话写出来、写成诗歌诵出来、谱成歌曲唱出来......

  文化育人带来强大内动力。一年来,该站先后涌现出梦圆天团、空间站01双子星、文昌发射场首位女性金手指刘巾杰等先进典型。身处“最有前景”的发射场,大家都感到“梦圆航天、正当其时”,都信心百倍、激情满怀向一流阔步迈进。

  “通过打造航天特色文化,在浓厚文化氛围熏陶下,大家投身高密度任务热情愈发高涨,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志向信念更加坚定。”该站党委书记表示,后续他们将深入推动航天特色文化建设,塑造与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向着目标加速奋进,不断凝聚奋进一流的强大精神动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郑伟 通讯员/周伦杰 摄影/都鑫鑫 李汶骏 编辑/国正)

上一篇:101岁抗战老兵季铭用伤痕记载前史

下一篇:安全 - OFweek工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