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3 来源:电热水锅炉
2024年,武威市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多措并举、靶向施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五降一平”(PM10、PM2.5、SO2、NO2、O3同比下降,CO同比持平),优良天数比率86.1%、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实现“双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5.4%、3.3%,全面完成省上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一、统筹安排部署,高位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重点任务,主要领导专题研究解决影响空气质量的明显问题,每周调度工作落实情况。分管领导多次现场调研督导,进一步传导压力,推动处理问题。先后印发《武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武威市2024—2025年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工作方案》等,深入推动扬尘污染整治、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治理、涉气企业排放管控、生活面源污染防治等攻坚行动。
二、紧盯重点环节,强化源头防治。快速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推进燃煤供热锅炉清洁化替代,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31.27万平方米;采用“太阳能+电辅热”、空气能热泵、燃气壁挂炉等清洁取暖方式,实施分散农户清洁取暖改造7470户。强化锅炉综合整治,完成市城区集中供热公司城西热源厂、民勤县第一热源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和凉州区16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淘汰30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持续加强散煤治理,全市累计抽检煤炭1209批次,合格率100%。向城市规划区内、建成区外居民配送型煤1480吨、无烟煤500吨。精细管控扬尘污染,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执法检查,督促落实“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制定《凉州城区主干道路精细化洒水降尘实施方案》,精准开展洒水喷雾作业;加强清洁车辆配置,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以上。严控生活面源污染,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查,累计发现并劝导扑灭火点173处;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9000户次,督促整改问题161个。发布《关于逐步加强凉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抓好工业公司排放,全方面检查全市19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问题16个。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察觉缺陷23个,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督促企业加快整治。对凉州区供暖锅炉持续开展监督性监测,累计完成123台供暖锅炉监督性监测,督促污染防治设施规范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深入治理移动源污染,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累计检查柴油货车903辆、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208台,督促排放不达标车辆和机械及时维修治理。充分的利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系统,督促30辆“黑烟车”维修治理。开展机动车尾气检验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不规范问题31个,督促按要求整改,查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起。
三、坚持科技赋能,精准靶向治污。发挥各类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作用,时刻关注颗粒物浓度变化,出现异常高值,立即组织人员排查污染原因,现场督促整改。实施秸秆禁烧视频监控项目,在城区周边安装4套视频监控设施,实时监控城郊镇露天焚烧问题,察觉缺陷第一时间推送,督促相关镇及时灭火。利用大气走航车持续开展走航监测,发现热点高值,第一时间赴现场排查整治。积极努力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帮扶指导,“冬防”期间,溯源察觉缺陷95个,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全部整改。
四、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优化“日研判、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每日分析研判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发布针对性管控建议,每月通报空气质量和工作进展,指导督促县区、部门精准治理大气污染,将环境空气质量纳入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考核,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各镇、各街道、各工业园区完善对大气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相关重点单位各确定1名联络员,建立联络员吹哨响应机制,进一步织密监管责任。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成立6个巡查检查组,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全方位全时段督查检查,全年出动人员1100余人次,察觉缺陷539个,全部建立台账,及时交办整改。
下一步,我市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定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大气污染防治政治责任,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打赢打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收官之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