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2 来源:电热水锅炉
今夏以来,我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热问题”,力争通过供热企业移交整合、供热设施检修更新改造等措施,不断的提高供热质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热源。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供热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制定本年度供热企业整合移交计划,对能接入热电联产大网的全部并入热电联产大网,能够接入兰州热力集团区域热源的全部接入区域热源,其余站点按照分街区“拆小并大”的原则,拆并小锅炉,并入区域核心热源。按此原则将整合任务分解落实到主城四区及兰州热力集团,同步推进、多点开花。
“这是往年给小区居民供暖的三号机组和四号机组,今年并网后,这两台机组意味着就要退休了。”在东瓯逸璟小区地下供热站,兰州银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马经理指着靠墙的一处空地说,现在要把二热的供热管网接进来,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再给居民供热。记者在现场看到,管道已铺设至供热站楼前,在供热站高处有一个新开的墙缝,墙孔外不断传来电焊工作的声音,此时,实施工程人员正在进行管道焊接作业。马经理说:“近年来,因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原因,供热站年年亏损,企业负担较重。政府看见我们的难处后,为保障平稳供暖,同时也为了企业脱困,就把类似我们这样小而散的供热站实施并网,提升供热质量,降低经营成本。”
“我们负责9.236万平方米、794户居民的供暖,按照现在的工程进度,预计25号能够打压试水。”马经理说,“在去年开展的‘访民问暖’活动中,嘉峪关路街道和嘉峪关北路社区的干部、志愿者让我们上门收缴取暖费,跑前跑后地为大家服务。今年,街道和社区还积极帮助、协调我们供热站并网前的许多工作,其间,还数次到现场督促安全生产工作,我从心里感谢他们为此次顺利并网做出的努力。”
城关区张掖路街道辖区有168个居住小区,供热站44家,涉及连片供热企业6家,连片供热面积148.71万平方米。部分供热站与居民之间因供热质量不达标、供热缴费率低等错综原因,存在多项矛盾纠纷。“加快楼院分户、二级管网改造、小供热站整合移交,是我们今年‘冬病夏治’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张掖路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辖区计划实施分户供热改造1246户,改造农发行家属院、新华书店家属院等老旧楼院12个,同时,积极努力配合辖区供热站的整合移交。
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在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中,将加快分散供热主体整合,以“大热源”取代“小而散”,提高我市供热行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同时,建立完善供热经营许可制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逐步推动供热行业形成能进能出、有序竞争的良性市场化运行机制。扎实开展主城区供热保障能力提升行动,重点推进当下问题供热站点的整合移交兜底保障工作,利用新思路、新举措,加快推进全市供热企业整合移交总体工作进展。
“做好冬季供热工作,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是总公司的要求,也是广大新老用户的期望,更是我们供热一线干部职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冬供热期,我们将严格按照统一安排,做好冬季供热的各项工作,精心组织、科学部署,确保冬季供热工作有序开展。”兰州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悉,上个采暖期结束后,公司以实现“用户室温达标,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为工作目标,早谋划、早动手、早安排,把做好供热准备工作作为第一个任务。为确保管网和设施设备工况良好,9月初对所有管网和设施设备做了一次地毯式的安全检查。目前,夏季检修维护和优化技改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供热长输干线已完成注水工作,近期将按照供热运行方案流程开始一次管网的注水和二次管网的注水、升压和冷循环工作,所有管网和站(房)设施设备情况良好、人员齐备,可以每时每刻按照指令开阀供热运行。
全面落实生产调试、技术管理、设施巡视、故障抢修、监督检查等措施,针对初寒期、严寒期、末寒期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确保供热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为保障供热质量,初寒期突出抓好开阀环节,切实做到应开尽开,实现从开阀到运行的平稳过渡;严寒期是供热运行中的重中之重,既要保证供热质量,也要防范规避设施运行故障;末寒期坚决杜绝供热质量下降问题。
兰州建投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为了更精心细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对重点供热站、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再进行一次全方面检查,对有可能会出现隐患的所有的环节和部位,特别是去年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重点环节和部位,重点排查、应修尽修。科学合理监控水温,关注供热死角末梢,重点解决好供热系统不平衡等问题,同步完善人员培训管理,尽最大努力平稳、安全、正常供热,让业主住上温馨、舒适的“暖屋子”。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供热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着力构建供热行业新发展格局,我市坚持高位谋划,提前部署2024年度供热行业“冬病夏治”各项工作。
据悉,上个采暖期结束后,根据冬季供热运行真实的情况,结合各县区供热主管部门反馈,认线项明显问题,建立台账,并及时下发《关于抓好明显问题整改做好停暖期各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供热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供热管网、锅炉、水泵、阀门等关键设备做全面排查,确保设备完好、无安全及运行隐患。对上个采暖期运行中暴露出的设备老化、损坏及排查发现的别的问题,科学制定维修方案,紧抓停暖后黄金施工期开展维修维护工作,确保2024-2025采暖期运行安全稳定。截至10月18日,全市累计已检修完成供热站点609个,换热站点735个,巡检管网3935.08公里,已完成全部检修维修任务。25项供热明显问题全部整改完成。
为提升我市供热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构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切实补齐供热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弱项,有效解决我市集中供热热源端能源结构单一、应急调峰热源建设不足、管网端老旧管网欠账多、用户端老式“串联供热”系统供热质效低等明显问题,我市抢抓国家“两重”“两新”“三大工程”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五大网络”建设重点及《兰州市主城区供热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积极地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力争用2到3年时间有效提升我市供热保障能力。目前,实施新续建供热项目共20个(续建项目9个,新建项目11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0个,在建项目9个,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项目1个。2024年获超长期国债支持供热项目共8个,获超长期国债支持资金5.08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3个,正在开展前期准备项目5个,计划年内全部开工。
根据我市供热实际,在今年的“冬病夏治”工作中,以解决明显问题、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规模效应为出发点,围绕《兰州市主城区供热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推进供热企业整合,一直在优化城市供热格局,对我市现有578座供热站点进行整合。2024计划整合移交供热站点共56座,目前,主城四区已完成整合58座。